浙江兰溪展出传承近900年棉毯 展现宋代纺织业水平******
中新网金华1月18日电 (张斌 董易鑫 陈志恒 朱彦轩)1966年8月,在当时的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县(现为兰溪市)香溪公社密山大队,人们发现了一座南宋墓葬,墓中出土一条棉毯——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惟一一条南宋棉毯,距今已有近900年,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1月18日,在“寻宋·一张南宋棉毯的故事”特展上,兰溪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棉毯名为密山棉毯,长2.51米、宽1.16米,缝制了由81枚开元通宝和北宋钱币排列组成的6个互相连接的方胜纹图案。这条棉毯的出土有力证实了南宋时期,婺州(金华)一带特别是兰溪的棉纺织业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并改写了元代黄道婆带回棉纺织技术的历史,将棉纺织史向前推进了约100年。
据介绍,由于墓葬发现时间早,当地对于文物的保存条件不足,出土的棉毯及其他文物一直保存于浙江省博物馆。时隔56年,密山棉毯终于回到“家乡”兰溪,并在兰溪市博物馆展出。
“寻宋·一张南宋棉毯的故事”特展分为“他是谁”“何以不朽”“他们的日常”“棉毯之谜”四个篇章,共呈现62件(套)文物。特展将持续到今年3月。
特展开幕式上,兰溪市委书记戴翀表示,千年宋韵今犹在,一张棉毯照古今。透过密山棉毯,不仅可以一探八婺大地棉花种植史、棉纺织史,也可以串联起兰溪的水运交通史、商贸史及民俗风情史。
据兰溪市人民政府官网介绍,该市位于金华市西部,钱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部边缘。当地自古有“三江之汇”“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
纺织业一直是当地传统优势主导和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当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纺纱、织布、印染、色布、牛仔、家纺毛巾、服装、产业用布等一系列产业链,发展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棉纺织面料生产基地之一,纯棉弹力休闲面料产量居全国前列。截至2021年,当地年产3.5亿米牛仔布,产量居全国之首,各类毛巾总产量居全国同级县市前列,被称为“中国织造名城”“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纺织业是兰溪传统支柱产业,密山棉毯印证了兰溪纺织业的悠久历史、精湛技艺和重要地位,与兰溪打造‘智能织造示范地’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此次密山棉毯展出及后续研讨,将进一步增强兰溪人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兰溪纺织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凝聚思想共识,坚定再创辉煌的信心和决心。”戴翀说。(完)
(新春见闻)台青苏雍竣:留在大陆发展是对的选择******
中新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台青苏雍竣:留在大陆发展是对的选择
中新社记者 王捷先
虽然农历岁末已至,但台湾青年苏雍竣依然工作忙碌。
“大陆的工作节奏快、更加繁忙一些,我早就有预期。”苏雍竣说,相较于此前在台湾的实习工作,他发现大陆的企业更加高效,在这里也能感受到更加拼搏的氛围。
2022年6月,苏雍竣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入职一家北京的科技公司,作为企业管培生,他需要一年时间内在3个不同部门轮岗,稍早前结束在科技创新部门的工作,此时他正在海外营销部门承担项目。
在快节奏工作中,苏雍竣也看到了广阔的机会。他说,“我更加确信自己留在大陆发展的选择是对的。”
早在2016年第一次“登陆”时,苏雍竣就感受到大陆对台胞发展的支持,随后在上海的律师事务所实习经历,让他更加看到大陆的法律服务市场快速发展。
他对记者说,结合毕业后半年以来的工作体会,感受到大陆企业的任务更加复杂、国际化水平更高,案件标的金额也比较高,几个月时间,他接触到了来自欧美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企业客户,这里的平台更大。
“2022年是很特别的一年,我们一路成长,不停碰撞;我们跋山涉水,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出发的梦想。”在岁末年初,苏雍竣这样总结过去的一年。
除了工作,他还有着特殊的体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苏雍竣通过选拔担任志愿者,当时他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将是我人生很有意义的一段经历”。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他了解并爱上冰雪运动,在滑雪场结识了更多大陆朋友。
“这几年因为返台不便,我留在北京过年,虽无法与家人团聚,但因为美丽的缘分,让我与大陆的朋友、同学一起在家做饭、一起春游、一起做冬奥志愿者,这别样的体验让我感到温暖,他们让我想在这片土地上尝试更多有意思的事情,书写更多的故事。”苏雍竣说。
去年春节,苏雍竣在“新春家书”活动中对家人说,“我们终将团圆”。
2023年的春节,这份对团圆的向往转化为轻盈的脚步。1月20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苏雍竣收拾好行李,踏上了“春运”的旅途——即将见到阔别3年的家人。在这个新年假期,他将与家人开启一场久违的旅行。
“我期待2023年,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共回首。”苏雍竣说,希望在新的一年继续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怕“走弯路”、不要“抄近路”,在祖国大陆一点一点向着目标迈步。(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