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文物。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来自文艺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谈到,北京保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古典建筑群,建议对北京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古城遗址——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进行适当复原,以体现北京作为华夏文明重要节点的意义。
在他看来,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绝不仅限于对有形遗迹的保护,还应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保护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加强市民的伦理文化建设,从小教育孩子们学会与人相处的礼节和言谈举止,培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之德。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指出,要统筹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传承,构建涵盖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实现市域保护全覆盖,应保尽保不漏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推进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建设三山五园地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地区,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治理体系,精心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这张“金名片”,凸显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完)
中国首台管道磁浮高精度智能无人巡检车试验成功****** 中新社太原1月11日电 (记者 杨杰英)记者11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获悉,中国首台“管道磁浮高精度智能无人巡检车”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的高速飞车试验基地完成试验。 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磁悬浮与电磁推进技术总体部负责研制的“管道磁浮高精度智能无人巡检车”,在首期建设的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上,成功进行了10公里级速度的管道动态测量与检测一体化的快速高精度智能化无人巡检试验,实现了毫米级轨道几何参数检测、异物入侵检测功能,同时实现了螺栓松动以及磁浮线圈故障检测功能。 试验结果表明,该装备成功突破了密闭管道内低速多目标动态高精度视觉检测与测量关键技术,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填补了国内管道磁浮动态智能综合检测装备领域的空白,也标志着在新型轨道交通智能化维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本次试验还实现了基于5G网络的巡检数据实时回传,并与运维中心联合实现全生命周期运维数据管理和健康趋势评估。该巡检车的关键技术在隧道、地铁、电力设备、大型管路等基础设施的高精度巡检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完)
|